商業銀行作為經營貨幣信用業務的特殊企業,要生存發展,就要追求利潤,保證自身安全,保持資產負債必要的流動性。它有3個特殊要求:一是商業銀行必須保證本金的安全和完整,不能使本金發生任何的損失;二是商業銀行必須保持貨幣資本在運用過程中所形成的資產有充足的流動性,即當商業銀行需要清償力時,能迅速變現且不貶值或者能從其他途徑獲得必要的資金來源;三是商業銀行必須保證貨幣資本在運作中實現增值,并追求利潤的最大化。
因此,商業銀行在從事經營管理活動過程中,必須以滿足上述要求為基本原則,即講求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并實現三者的統一。
一、商業銀行的經營目標
作為經營貨幣信用業務的企業,商業銀行與其他企業一樣,都以獲取利潤為經營目標,這由其性質決定。但商業銀行的經營特點——特殊的經營對象、經營方式和資金構成,決定商業銀行必須在保證資金流動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盈利目標。
二、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
銀行要實現經營的目標,在經營中要遵循“三性”(即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原則。要根據經營環境的變化,綜合協調各種不同資產和負債的搭配,謀求最佳組合,從而實現盈利性、安全性與流動性三者之間的協調與統一。
(一)盈利性原則
銀行的經營目標就是要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業務活動中獲得利潤、實現盈利是銀行理所當然的經營原則。只有實現充分的盈利,銀行才能充實資本,加強經營能力,提高競爭能力,才會具有進一步拓展業務,改進服務的動力。
銀行利潤的高低主要受銀行經營收入和經營成本兩方面因素影響。由于銀行業務的多樣性,不僅各個業務部門的收入和成本影響銀行總的收入和成本,各個業務部門之間也存在相互的影響。
(二)安全性原則
生存是發展的前提。銀行在經營中必須注意控制與緩解風險,保證經營的安全性。銀行經營所面臨的風險可以分為如下幾種:
1.系統性風險
系統性風險即市場風險,即指由整體政治、經濟、社會等環境因素對證券價格所造成的影響。系統性風險包括政策風險、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匯率風險等。
對系統性風險的識別就是對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宏觀的經濟狀況作出判斷,一般包括經濟等方面的關系全局的因素,如世界經濟或某國經濟發生嚴重危機、持續高漲的通貨膨脹、特大自然災害等。
2.非系統性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是指對某個行業或個別證券產生影響的風險,它通常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與整個證券市場的價格不存在系統的全面聯系,而只對個別或少數證券的收益產生影響。
非系統性風險根據銀行管理者的主觀意志又可以分為客觀風險和主觀風險??陀^風險主要表現為市場風險,是由于利率、匯率、股票、商品等價格變化導致銀行損失的風險。主觀風險最主要表現為道德風險。銀行不同于一般的企業,經營的主要是和資金有關的產品和服務,在我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急劇變革、經濟金融全球化、一體化進程加速的情況下,金融活動與金融產品日趨復雜使銀行面臨的不確定性大為增加,同時由于存在大量流動資本,防范銀行間風險傳遞成為一個新的重要課題。
3.銀行自身的虛弱性
除面臨外部的風險,銀行自身也存在內在的虛弱性。如果銀行的資本與負債規模較少,而其資產和負債中又存在著借短放長的特征,此時資產的流動性遠不如負債的流動性??蛻粢坏︺y行失去信心,銀行就會面臨被擠兌的可能。
因此,在經營中銀行要注意合理安排資產和負債的規模和結構,進行必要的風險控制以實現經營中的安全性。